近年來,食品質量安全和動物產品安全等問題,引起了社會廣大人群的關注,牛羊肉及肉制品質量和安全問題逐漸突出。在這種背景下,構建牛羊豬養殖溯源平臺,研究牛羊肉及肉制品在養殖、屠宰、加工、運銷過程中危害物及禁忌物關鍵控制點及標識技術的應用,消除牛羊肉在生產運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安全因素,有效促進牛羊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解決我國群眾的民生問題。

牛羊豬養殖溯源由PC運營管理平臺,溯源信息采集小程序及RFID手持端APP共同構成,應用植入式RFID技術,區塊鏈技術、直播技術及環境監測技術,將生豬養殖從飼料-檢疫-養殖-屠宰-貯藏-運輸-零售全流程納入追溯,同時建立追溯過種中的預警及處置機制,形成完整的閉環追溯和牲畜養殖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
一、牛羊豬養殖溯源流程及信息
1.飼料追溯:記錄飼料供應商、資質等信息,后臺建檔管理。
2.藥品追溯:記錄藥品供應商、資質等信息,后臺建檔管理。
3.建立牲畜追溯檔案
牲畜來源有三種:第一種:收購屠宰;第二種:自有養殖或委托養殖,第三種:散養集中屠宰。
收購屠宰建檔:使用RFID和二維碼技術在屠宰前建立追溯身份檔案,可以按批次或單頭建立檔案,追溯信息通過RFID手持終端或小程序掃描二維碼錄入。
自有養殖或委養殖建檔:使用RFID和二維碼技術在畜苗入欄之時建立追溯身份檔案,可以按批次或單頭建立檔案,追溯信息通過RFID手持終端或小程序掃描二維碼入入。
散養集中屠宰:平臺為政府防疫站授權牲畜追溯身份信息檔案建立PC后臺,通過后臺、小程序或RFID手持終端完成檔案建立。

4.養殖
養殖人員通過PC管理后臺、小程序或RFID手持終端采集養殖過程信息并上傳到追隨平臺,包括入欄時間、養殖人員、常規喂食喂水、飼料投放記錄、豬舍清潔記錄、消毒記錄等信息。
5.檢疫防疫追溯
常規防疫:養殖過程中,防疫人員通過PC管理后臺、小程序或RFID手持終端采集防疫信息并上傳到追溯平臺、包括防疫時間、用藥名稱、用藥量及牲畜狀態等信息,藥品信息采集通過移動端掃描藥品條形碼抓取并上傳到追溯平臺。
屠宰前防疫:生豬出欄前,防疫人員通過PC管理后臺、小程序或RFID手持終端采集防疫信息并上傳到追溯平臺,包括防疫時間、合格記錄、不合格記錄、不合格牲畜的處理結果等信息。并將防疫標簽打印固定于生豬耳部,防疫合格的牲畜進入屠宰檢疫流程。
宰前檢疫:牲畜屠宰前,檢疫人員通過PC管理后臺、小程序或RFID手持終端采集檢疫信息并上傳到追溯平臺,包括檢疫時間、合格記錄、不合格記錄、不合格牲畜的處理結果等信息。檢疫合格的牲畜進入屠宰流程,不合格將進入隔離區進行無公害處理。
6. 白條包裝
屠宰完成后,包裝人員通過PC管理后臺、小程序或RFID手持終端對豬白條進行打碼處理,該碼的信息連接RFID和追溯二維碼,在流通過程中作為貯藏、物流及零售追溯的信息碼。
7. 貯藏追溯
進入貯藏環節,庫管員通過PC管理后臺、小程序或RFID手持終端采集貯藏信息并上傳到追溯平臺,包括倉庫管理員信息、倉庫狀況(溫度、濕度)、入庫時間、出庫時間等信息。
18.運輸追溯
本系統提供兩種物流方式,第三方物流和自由物流。
平臺將運輸訂單信息通過API接口推送給第三方物流公司,追溯系統時時獲取物流車位置、物流車狀態(溫度、濕度)、駕駛員等信息,并同步到追溯平臺,通過PC管理后臺和掃碼查看物流信息。
物流人員通過PDA移動端(APP)實現對物流運輸全過程記錄并將信息上傳到追溯平臺。包括位置、駕駛員信息、物流車狀態(溫度、濕度)、開始時間、到達時間及時時運動軌跡。
9.零售追溯
系統記錄零售商資質及其他信息,零售商通過智能電子秤記錄肉類的零售去向,并通過電子秤打碼賦于包裝袋,用戶掃碼查詢到豬肉從養殖、檢疫、屠宰、貯藏、物流、零售商資質、價格、重量等信息。
10.區塊鏈技術,系統所有數據通過區塊鏈上鏈管理、避免數據篡改,多方監管。

二、預警系統
產品保質期臨近預警:系統通過大數據中心按照批次或者單頭進行保質期預警,并對預警進行處置,保存處理結果。
生產設備到期清潔預警:通過建立設備清潔庫,在大數據中心實現自動清潔預警,并進行預警處置,保存處理結果。
客戶回饋問題預警:客戶反饋問題超時未處理預警,大數據中心收到預警后進行預警處置,保存處理結果。
資質到期預警:零售商、養殖場、屠宰場資質預警,資質到期前進行預警,并進行預警處置,保存處理結果。
三、大數據展示系統
大數據展示: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統計,對平臺信息進行匯總展示,包括追溯信息分析統計、商品信息分析統計、合格率分析統計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