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從智能生產的農產品信息化入手,搭建模塊化的農產品智能物聯網潮源監管平臺,以品質監管為安全保障體系和運維服務體系,結合農產品整個生命周期質量安保體系和標準體系的設計與制定,對農產品“從種子到餐桌”進行全品類、全區域.全覆蓋、全流程湖源監管,推動農產品產業和產區升級,真正實現農產品“責任可認定、生產可記錄、流向可跟蹤、安全可預警、身份可調查、產品可召回”的農品湖源平臺。

1.作物生長環境監測系統
農業物聯網,即運用物聯網系統的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Ph值傳感器、光傳感器、CO2傳感器等設備,檢測環境中的溫度、相對濕度、Ph值、光照強度、土壤養分、CO2濃度等物理量參數,通過各種儀器儀表實時顯示或作為自動控制的參變量參與到自動控制中,保證農作物有一個良好的、適宜的生長環境。
2.溯源系統
溯源信息服務平臺的建立,其信息采集覆蓋動植物種子采購、播種(養殖)、施肥用藥、收獲、加工、運輸、進入超市等各個環節;同時,還可適時引入與方便第三方監管,強化對農產品生產過程的質量管理,為實現農產品各個生產環節安全性的可查詢和從餐桌到產地的可追溯提供了便利
3.視頻監控系統
將視頻監控系統與種植養殖監管、病蟲害預警預報防治、加工控制等系統結合,實現對農業生產、加工、流通環節的可視化跟蹤,方便技術人員觀察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確保生產、加工、流通的順利進行。
4.大數據展示系統
監控大屏功能實現對園區農業實時環境數據、病蟲害數據、苗情數據的可視化展示,智能設施的遠程查看和管理。通過平臺可設定環境數據預繁值,系統自動預警,生成預幣事件,通過手機短信及網頁報螫提示管理人員或工作人員進行管理和控制。同時可以將園區空氣溫度、空氣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環境監測數據以及環境預警事件信息以圖表形式或曲線圖形式形成統計報表,供管理人員做出適當的作物.生長管理、分析與決策.

溯源系統的意義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來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安全也越來越重要,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不僅關系到公眾的身體健康,而且對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業貿易和農業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影響,成為新時期我國農產品生產和供給急需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要達到提高農產品優質生產和消費安全目標,就要解決和實現對衣產品”從田頭到餐桌“的全程。
應用場景:
1、畜牧生態養殖廠
2、生態茶果園
3、室外農場、稻田
4、溫室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