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素有“中國黃鱔之都”的美譽,為擦亮這一金字招牌,仙桃將重點建好黃鱔產業示范帶,以加快把黃鱔產業培育成百億級支柱產業為目標。作為全國最大的黃鱔交易市場,先鋒黃鱔交易市場進行了交易改革。
凌晨6點,天剛蒙蒙亮,位于仙桃市張溝鎮先鋒村的黃鱔交易市場,迎來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刻,養殖戶王師傅將捕撈的幾大桶黃鱔直接上稱,接過電子憑證單,就完成了交易。

先鋒黃鱔貿易市場年交易額超過4億元。從建市開始,一直是通過普通秤過磅,現場手寫交易憑證,結束營業后會計手工匯總記賬,再通過手工清賬打款。
從手工記賬人工打款,到電子結算批量打款,黃鱔交易從“原始”到“現代”的變遷,源于仙桃建行搭建的一套智慧交易結算系統。先鋒黃鱔貿易市場年交易額超過4億元,從建市開始,一直是通過普通秤過磅,現場手寫交易憑證,結束營業后會計手工匯總記賬,再通過手工清賬打款。
“手工記賬的話比較麻煩,容易出錯,像以前我們發生過,錯了一筆賬,1000多塊錢,我們用了七八個市場工作人員進行清賬,兩天兩夜才把這筆賬清出來,第二個也存在風險 ,做假賬、冒領的風險。”

市場有了所有交易數據進行數字化之后,它和銀行系統有一個對接,大數據的一個支持,銀行能夠通過它的交易數據,對養殖戶、對采購商這一塊,提供整個黃鱔交易產業鏈,上下游的一個信貸的支持。”